賽特:從沙漠之神到戰神的神話旅程
賽特(Set 或 Seth)是古埃及神話中最具爭議的神祇之一,象徵著風暴、沙漠、混亂與戰爭。祂既是太陽神拉(Ra)在冥界之戰中的守護者,也因謀害兄長而成為被詛咒的存在。
這種 正邪並存、秩序與混沌交織 的神格形象,使賽特成為古代神話中極具戲劇張力的角色。
神祇身世與家族關係
根據赫利奧波里斯九柱神神話,賽特是天空女神努特(Nut)與大地之神蓋布(Geb)之子,與歐西里斯(Osiris)、伊西斯(Isis)與奈芙蒂斯(Nephthys)為兄妹。他與奈芙蒂斯成婚,並有子嗣傳說包括冥界之神阿努比斯(Anubis)與烏普奧特(Wepwawet)。
註:《金字塔文集》與《亡靈書》皆有對此家族脈絡做出系統性記載,是古埃及宗教信仰的核心文獻。
神格與象徵:從守護者到混亂之神
賽特的神格在不同時期有顯著變化。最初祂象徵保護邊疆、力量與風暴,後來逐漸演變為混沌與破壞的代表。
祂的形象常為一種不明物種的獸頭神——「賽特獸」,帶有尖耳與長嘴。部分學者認為此形象可能來自非洲土豚或夜行沙漠犬科動物。
象徵 | 意涵 |
---|---|
沙漠 | 邊界、試煉、極限環境 |
風暴 | 天候力量與突變 |
豺狼獸形 | 未知與不可控的力量 |
與歐西里斯與荷魯斯的爭鬥
賽特殺害歐西里斯後篡奪王位,引發與荷魯斯的冗長神戰。這場爭鬥象徵王權合法性的爭奪,也展現古埃及神話中混沌與秩序的二元衝突。

根據《荷魯斯與賽特的法庭審判》浮雕記載,這場對抗曾持續「八十年」,最後由眾神裁定荷魯斯繼任王位。
歷史上的崇拜與信仰中心
賽特的崇拜在古埃及歷史上經歷顯著的興衰起伏。祂最早於上埃及涅加達時期(Nagada)被視為主神,後在第二與第三王朝期間更是國家層級的重要守護神。
在第二中間期,入侵埃及的希克索斯人(Hyksos)甚至奉祂為官方主神。但隨著歐西里斯與荷魯斯信仰的興起,賽特形象漸漸被污名化,其崇拜亦逐步衰退。
形象與象徵動物解析
賽特的形象並無明確對應實際動物,古埃及人將之描繪為一種奇異獸類,後世稱其為 「賽特獸(Set animal)」。其典型特徵包括長方形直耳、彎曲尖嘴,與長而直立的尾巴。
部分學者認為其靈感可能來自非洲土豚(aardvark),或融合豺狼、河馬、鱷魚等夜行與危險動物的混合形象。
象徵動物 | 代表意涵 |
---|---|
賽特獸 | 混沌、未知、邊境力量 |
土豚 | 夜行、隱晦、掘地而行的神秘性 |
河馬 / 鱷魚 | 危險與破壞 |
豺狼 | 死亡與沙漠的象徵動物 |

賽特與王權:法老的守護神
儘管賽特常被視為負面象徵,但在特定時期卻成為法老王室的象徵與護神。例如在拉美西斯王朝(第十九王朝)時期,賽特被視為戰神,與荷魯斯並列為國家力量之來源。
某些法老甚至在名字中加入「賽特」(如 Seti I),象徵其受賽特庇護,並繼承其戰鬥與支配之力。
資料來源:大英博物館(館藏編號 EA125)
現代重塑:戰神賽特在當代文化中的再現
在當代流行文化與娛樂產業中,古代神話角色被視為具高度再創造潛力的 IP 原型。賽特便是其中最具張力的一位──祂擁有雙重象徵(守護 × 混亂),同時具備視覺衝擊力與神話厚度。
透過數位技術與互動設計,賽特從神殿走進虛擬世界,其形象與力量被賦予新的敘事框架,也讓使用者成為參與神話重演的主體。
參考:埃及賽特神形象特寫(Hibis 神廟壁畫導覽)
娛樂互動遊戲中的重構
在遊戲 《戰神賽特》 中,玩家扮演賽特,捲入其與歐西里斯(Osiris)、荷魯斯(Horus)與阿佩普(Apep)間的神話衝突。透過戰鬥、劇情分支與神力進化系統,玩家不僅體驗古代神話,也被引導思考秩序與混亂、力量與責任的交錯關係。
這類遊戲重構將神話從「被閱讀」轉為「被操演」,使神祇成為文化參與的入口,不再只是靜態符號。
這段神話衝突背景,即賽特弒兄與荷魯斯復仇,也正是遊戲《戰神賽特》中主線敘事的核心張力來源。
從神話到遊戲角色的轉譯策略
《戰神賽特》的角色設計並非單純還原古代神祇造型,而是採用「轉譯式設計」策略,保留神話核心意涵,再結合現代玩家偏好──如戰甲、能量感、技能光效,塑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角色系統。
此外,賽特的語音、動畫、技能名稱均融入象徵學設計。例如,其終極技能「沙暴審判」便呼應祂作為沙漠之神的根源意涵。
如同賽特的神格展現了混沌與秩序的交融,當代娛樂對神話角色的重構,也是一種選擇與詮釋。虛構與真實之間,並非全然對立,而是一場心靈與文化的對話——正如賭與不賭,其實不在善惡,而在掌控。
視覺再現與文化想像:戰神賽特的當代表述
賽特的形象在現代文化中被廣泛應用,包括藝術創作、電影設定、電子遊戲角色設計等。這些視覺再現不僅展示了賽特的多重性格,也體現出現代社會對古代神話的再想像與文化轉譯。
參照:Egypt Museum・賽特獸圖像演變特展
透過跨媒介的創作,賽特從神話中「再生」,成為當代娛樂與文化中的嶄新符號,進一步延伸其文化生命。
參考資料與學術文獻
常見問題 Q&A
Q1:賽特是邪惡的神嗎?
賽特在古埃及神話中具有雙重性格,既是混亂與破壞的象徵,也曾是保護太陽神拉的守護者。他的角色會隨神話版本與政治背景變化,並非絕對的「邪神」。
Q2:賽特的象徵動物是什麼?
「賽特獸」是指其不具現實對應的象徵動物,具彎曲長嘴與直耳,可能源自非洲土豚或沙漠犬科動物。
Q3:為何《戰神賽特》選用賽特為主角?
因賽特兼具破壞與守護兩面性,劇情張力強,適合作為反英雄角色並承載王權與秩序主題。
Q4:賽特與荷魯斯誰贏了最後的戰鬥?
傳統神話中是荷魯斯勝出,但有些版本指出雙方達成和解,象徵秩序與混亂的平衡。
Q5:賽特的信仰現代還存在嗎?
雖無實際宗教儀式,但賽特仍被學術界與創作者廣泛引用,並活躍於神秘學社群與文化研究中。
※ 本文部分概念亦融合文化研究視角,不構成宗教或歷史唯一詮釋,邀您一同探索。